前言: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會精神,堅持新發展理念,順應新一輪信息技術和科技革命發展浪潮,聚焦智慧政府、智慧社會、數字經濟等,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發展戰略深度融合,更高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更高質量助力經濟轉型創新發展,更高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,著力優化體制機制、完善體系架構、加強總體謀劃,統籌規劃、建設、管理和生產、生活、生態等各方面,發揮政府、社會、市民等各方作用,聚焦政務服務“一網通辦”、城市運行“一網統管”、全面賦能數字經濟三大建設重點,夯實“城市大腦”、信息設施、網絡安全三大基礎保障,加快推進新一輪智慧城市示范引領、全面建設,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、創造力、競爭力。
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水平。加強黨建引領,建設“社區云”,推進街鎮、居村各類信息系統歸集,有效支撐居村委會減負增能。支持基層綜合管理應用,完善基層事件發現機制,豐富市、區協同處置主體。創新社區治理O2O模式,建設數字化社區便民服務中心,推進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。
上海市首批智慧社區建設示范點(11個):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、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、靜安區臨汾路街道、徐匯區徐家匯街道、徐匯區田林街道、長寧區北新涇街道、普陀區石泉路街道、虹口區廣中路街道、寶山區大場鎮、閔行區馬橋鎮、嘉定區安亭鎮
上海市首批智慧村莊建設示范點(4個):浦東新區大團鎮趙橋村、寶山區羅涇鎮塘灣村、金山區張堰鎮建農村、青浦區金澤鎮蓮湖村
考察案例:
陸家嘴智慧社區
一、智慧社區建設的兩個路徑
1)信息技術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過程的整合,突出信息資源管理;
2)社群建設與群體創新素質的提升與智慧釋放,突出信息運維。
二、智慧社區建設公式
智慧社區建設 = 公共服務通達 + 社會管理有序 +社區經濟活躍 +市民智慧參與
三、智慧社區建設基因
社群、保障、創造、信息化
四、陸家嘴智慧社區建設模式創新
智慧社區建設中的模式創新,旨在用“最短的時間、最少的資源,讓最多的人,得到最大的利益”;通過模式創新,實現“塑造一個人、培養一批人、帶動一群人、影響一代人”的愿景。
徐家匯智慧街道
以智能、人文、服務為理念,在黨建引領下,在社區自治、營商服務等年度重要工作的推進中注重運用“智慧”加持。如在社區治理方面,建設了“徐家匯街道智慧平臺”,力爭全區域及時感知各居民區安全風險、管理需求;在營商服務方面,開通“一網通辦”自助服務工作平臺,并設立“一網通辦”自主辦理機和醫保自助機,依托區行政服務中心、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和有關部門組建專業服務團隊一體化運作,打造企業“家門口的服務”平臺;在社區養老衛生方面,開啟智能養老模式的龍吳路養老院啟用智能床墊、智能呼叫等系統,護理員可通過手機掌握所有老人的在床和離床情況,設置夜間離床報警,了解老人每天晚上的睡眠情況。
寶山區羅涇鎮塘灣村
強化農村智慧社區微腦平臺的功能應用,推動村級信息中心在平安建設、環境保護、交通出行等方面發揮實效。比如在疫情期間,就做到了村內重點區域24小時布防。近期重點打造智慧羅涇互聯導覽系統,作為塘灣村、海星村、花紅村、新陸村及洋橋村的語音導覽微信小程序,該互聯平臺在功能上還包含環境數據、景點購票、住宿預訂、餐飲訂位、產品訂購等綜合服務功能。
智慧社區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關鍵內容之一,通過以社區為單位進行數字化、智能化的建設,以點帶面地逐步實現整個城市的智慧化。這是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前瞻性布局,對先進技術和人才的戰略投資,也是對更多服務崗位和有競爭力的現代信服服務行業的創造,終將成為城市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。
歡迎你的留言來電,定制對標考察路線